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指根据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投资法规所规定的有资格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专业投资者。例如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反弹持续,效果显现,景气驱动
沪指的反弹级别为周线级别,但要小心六月上旬或中旬的回调
自4月27日见底以来,沪指的上涨是周K线级别,预计创业板指数的反弹是2日K线级别,但也有可能最终级别与沪指等同。有些客户私下微信我们,相对于年初的大A浪下跌,指数是否已经进入B浪反弹。我觉得不用纠结于,是否B浪反弹,关键是要把每一波上涨或下跌趋势的时间级别定义清楚。有了对趋势时间级别的判断,对趋势演绎过程中的上涨或下跌就能了然于胸,不容易被短期涨跌带坏了节奏。
上周,我判断认为沪指应该进入反弹趋势中的回调阶段,回调结束后还有一波上涨。5月24日(上周二)的大跌好像也证实了这个预判。但周二单日回调完之后,沪指持续上涨,创业板在底部徘徊。就趋势所处阶段的判断而言,创业板指数的判断是对的,但对沪指的回调判断是错的。问题出在哪里?一开始对上涨的时间周期级别的正确定义,非常重要。若没有一套有效的规则来设定好每一波趋势的时间周期,以及趋势结束的触发信号,就容易被短期或日内的波动所干扰,把鸡毛当令箭,自然容易出现误判。
所以,文章开头就先给出沪指与创业板的本轮上涨时间周期,这是我们按照完善后的规则做出的判断。若把这次上涨分解为ABC三浪,那么何时出现上涨趋势中有力度的回调,既A浪上涨结束B浪回调的拐点,预计要到端午节后到6月中旬的某个时点。整个ABC结构走完,预计要等到7月份了。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宏观数据和产业趋势,决定是否要调整本轮上涨的时间周期级别。
不用担忧政策刺激短期效果,更应关注中长期需求乏力问题
当前市场上涨,主要有两个宏观驱动因素,一是稳增长政策刺激,二是疫情缓解之后复产复工复商复市。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会议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在5月底前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5月28日,北京市调整疫情防控政策;6月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
市场当前共识是,5月底之前各部委的政策应出尽出,各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预计6月初都将出台。6月份将进入政策空窗期,需要验证出台政策的效果。其实,不用过于担忧6、7月份的经济数据和政策效果。一是5月份的PMI数据已显示产成品库存在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在上升,企业进入主动补库存的阶段,终端需要补充商品库存,工业企业需要补充原材料来满足生产需求,补库存因素将拉动工业生产的回升;二是央行多次召开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督促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进度,预计6月份信贷、社融数据将好转。
需要担忧的是,经过6-7月份经济触底反弹之后,经济面临复苏乏力的问题。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触底回升,生产恢复和合适库存补完之后,经济还会面临总需求不足、进一步回升乏力的问题。
没有了宏观冲击,行业选择将回归内生的供求逻辑
前期由于疫情的干扰,市场担忧很多行业的需求会出现断崖式下降。疫情缓解之后,干扰上市公司的短期需求或供给负向冲击消失或极大缓解,股价的最终表现将体现行业或公司自身的产业供求逻辑。
周期股的热点主要是受益于海外通胀的能源、农产品和农资化肥板块。但对于其他周期品行业,未来担忧点在于供给放开。下半年各地方政府为了保经济增速,会放开能耗双控约束,周期品的供给可能会大幅增长,叠加需求没有强有力复苏,景气度面临下滑风险。
成长风格板块当中,景气度预期较为稳定的,主要涉及以下行业:(1)光伏及储能系统。俄乌局势加剧海外能源供应紧张,欧洲用电价格暴涨,对光伏装机和储能系统的需求大幅增加。目前储能增长确定性很高,但光伏制造要区分各产业链环节,只有创新引致增量需求的环节或者供求释放速度不快的环节,才值得稳定配置。(2)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利于稳定汽车销量预期,需求干扰因素消失,利好渗透率持续提升的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零部件环节。(3)受消费电子需求下降的影响,半导体大部分细分领域景气度面临下滑,目前重点关注渗透率仍在大幅提升的细分行业,如国产功率半导体、半导体材料等。即使所处行业总量需求稳定性较差,但渗透率提升足以抵消行业总量增速不稳定的影响。(4)军工各领域的景气度不见得能持续加速,但需求与国防财政开支相关,贵在稳定。其中,航空发动机相关的产业链公司,尤其是涉及新型号的,业绩有可能进一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