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航投资6月份策略月报

北京衍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22-06-05 本文章232阅读

反弹持续,效果显现,景气驱动

 

 

沪指的反弹级别为周线级别,但要小心六月上旬或中旬的回调

 

427日见底以来,沪指的上涨是周K线级别,预计创业板指数的反弹是2K线级别,但也有可能最终级别与沪指等同。有些客户私下微信我们,相对于年初的大A浪下跌,指数是否已经进入B浪反弹。我觉得不用纠结于,是否B浪反弹,关键是要把每一波上涨或下跌趋势的时间级别定义清楚。有了对趋势时间级别的判断,对趋势演绎过程中的上涨或下跌就能了然于胸,不容易被短期涨跌带坏了节奏。

上周,我判断认为沪指应该进入反弹趋势中的回调阶段,回调结束后还有一波上涨。524日(上周二)的大跌好像也证实了这个预判。但周二单日回调完之后,沪指持续上涨,创业板在底部徘徊。就趋势所处阶段的判断而言,创业板指数的判断是对的,但对沪指的回调判断是错的。问题出在哪里?一开始对上涨的时间周期级别的正确定义,非常重要。若没有一套有效的规则来设定好每一波趋势的时间周期,以及趋势结束的触发信号,就容易被短期或日内的波动所干扰,把鸡毛当令箭,自然容易出现误判。

所以,文章开头就先给出沪指与创业板的本轮上涨时间周期,这是我们按照完善后的规则做出的判断。若把这次上涨分解为ABC三浪,那么何时出现上涨趋势中有力度的回调,既A浪上涨结束B浪回调的拐点,预计要到端午节后到6月中旬的某个时点。整个ABC结构走完,预计要等到7月份了。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宏观数据和产业趋势,决定是否要调整本轮上涨的时间周期级别。

 

不用担忧政策刺激短期效果,更应关注中长期需求乏力问题

 

当前市场上涨,主要有两个宏观驱动因素,一是稳增长政策刺激,二是疫情缓解之后复产复工复商复市。5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会议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在5月底前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528日,北京市调整疫情防控政策;6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

市场当前共识是,5月底之前各部委的政策应出尽出,各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预计6月初都将出台。6月份将进入政策空窗期,需要验证出台政策的效果。其实,不用过于担忧67月份的经济数据和政策效果。一是5月份的PMI数据已显示产成品库存在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在上升,企业进入主动补库存的阶段,终端需要补充商品库存,工业企业需要补充原材料来满足生产需求,补库存因素将拉动工业生产的回升;二是央行多次召开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督促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进度,预计6月份信贷、社融数据将好转。

需要担忧的是,经过6-7月份经济触底反弹之后,经济面临复苏乏力的问题。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触底回升,生产恢复和合适库存补完之后,经济还会面临总需求不足、进一步回升乏力的问题。

 

没有了宏观冲击,行业选择将回归内生的供求逻辑

 

前期由于疫情的干扰,市场担忧很多行业的需求会出现断崖式下降。疫情缓解之后,干扰上市公司的短期需求或供给负向冲击消失或极大缓解,股价的最终表现将体现行业或公司自身的产业供求逻辑。

周期股的热点主要是受益于海外通胀的能源、农产品和农资化肥板块。但对于其他周期品行业,未来担忧点在于供给放开。下半年各地方政府为了保经济增速,会放开能耗双控约束,周期品的供给可能会大幅增长,叠加需求没有强有力复苏,景气度面临下滑风险。

    成长风格板块当中,景气度预期较为稳定的,主要涉及以下行业:(1)光伏及储能系统。俄乌局势加剧海外能源供应紧张,欧洲用电价格暴涨,对光伏装机和储能系统的需求大幅增加。目前储能增长确定性很高,但光伏制造要区分各产业链环节,只有创新引致增量需求的环节或者供求释放速度不快的环节,才值得稳定配置。(2)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利于稳定汽车销量预期,需求干扰因素消失,利好渗透率持续提升的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零部件环节。(3)受消费电子需求下降的影响,半导体大部分细分领域景气度面临下滑,目前重点关注渗透率仍在大幅提升的细分行业,如国产功率半导体、半导体材料等。即使所处行业总量需求稳定性较差,但渗透率提升足以抵消行业总量增速不稳定的影响。(4)军工各领域的景气度不见得能持续加速,但需求与国防财政开支相关,贵在稳定。其中,航空发动机相关的产业链公司,尤其是涉及新型号的,业绩有可能进一步加速。


一键咨询